?
一、電子市場的未來,是夕陽還是朝陽?
在展開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一下電子市場的概念。電子市場是一個集電腦、數碼、通信、網絡、軟件、耗材及辦公設備等IT產品為一體的經營性市場,它可以是單獨的一個市場,也可以是連鎖市場。
在電子市場這個圈子里,年輕的頤高不是資歷最老的,也不是資歷最小的,在前面既有先來者,在后面自然會有后來人。轉眼一晃,若干年前還是作為IT業新型經營模式登場的電子市場如今已經走過了十余年的風雨歷程。其中,既有做得好的,做強做大的,乃至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連鎖,也有做得不好的,做虧做賠的,以至于退隱江湖銷聲匿跡的。這期間,那些做強做大的,都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對電子市場有了新的理解,在模式及經營上提出了許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并將其付諸于實踐,尤其是在規劃、服務、增值利潤等方面,頤高當然也在其中。
不過也有人認為,電子市場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已經遭遇了不可跨越的瓶頸,完全可以被視為是夕陽產業,電子市場的慢慢長路似乎也隱約看到了盡頭。當然了,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有人認為電子市場是朝陽產業。如果是夕陽產業,那么所表現出來的特征應該是:市場生意漸趨清淡、經營秩序紊亂、商家紛紛開始撤離、市場人流量和出貨量都呈下降趨勢,消費者和媒體對于市場的關注度不高,同時在市場經營上缺乏創新。而如果是朝陽產業,則特征剛好相反。頤高認為,電子市場發展到今天,非但不是夕陽,而應該是朝陽,只是在成長的道路上剛剛步入正軌,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點,可以舉頤高的兩個非常小的例子來說明:杭州頤高數碼廣場自2000年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攤位爆滿,卻幾乎每天會有一些沒有進場的商家來詢問市場是否還有多余的攤位;頤高電子市場在火速變角為頤高數碼旗艦廣場之后,僅僅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100%的招商任務。試想一下,如果電子市場已是日落西山,那么商家們應該想方設法離開這個圍城才對,為什么還會有成群結隊的的人拼命往里面擠呢?
二、電子市場發展歷程回顧
談到電子市場的發展歷程,相信過來人或許還記得最初的IT銷售的地點是在“××一條街”上的某個店面,隨后規模漸漸擴大,逐步自發形成了“科技一條街”或是“電子一條街”,成為IT銷售的一個聚集地。之后,出現了一些物業,物業主提供場地給商家,同時收取租金,其間的關系有點類似于封建社會時的地主和農民,地主把土地租給農民耕種,農民在交付了甸金之后可以將余下的收入作為己用,只是物業主與商家之間并不存在剝削關系罷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純租賃的物業管理市場已經很難滿足需求,不堪承受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于是就像封建社會被其他更為先進也更為合理的社會形態取代一樣,純租賃的物業管理市場自然而然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注重管理、注重服務、注重營銷、注重品牌的專業公司,即所謂的電子市場。頤高親眼見證了這一艱難而曲折的歷程,從當初文三街上的一家IT小公司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位列全國三甲的IT連鎖賣場,可以說每一個腳印都印證了電子市場發展的成敗興衰。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無論是北京的中關村,還是沈陽的三好街,無論是武漢的珞渝路,還是成都的磨子橋,廣州的石牌、崗頂等街面店都已經沒落;曾經輝煌一時的電子一條街,如今已經被各類的專業市場或者數碼廣場切割的七零八碎;純粹靠租賃+物業管理模式的電子市場,因為模式的相對滯后和軟硬設備的老化而舉步維艱;新開設的冠以數碼廣場的也困難重重,一些城市還不斷出現開業歇業的“輪回”。不過,在這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世界里,被淘汰的一般都是那些弱者,真正的強者往往能夠在經歷一次次的洗牌之后依然屹立不倒,我們來看兩個對比鮮明的例子。杭州電子市場,經歷了開業之初的紅火之后,漸漸走向低迷和沒落。其所有者完全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典型的物業所有者,既沒有對市場的推廣和宣傳,也沒有利用網站這個前衛而有利的平臺,所以當其即將面臨“被競爭淘汰”的時候,會認為電子市場已經是日落西山了;相反,頤高杭州連鎖在繼1998年成功創立高新電腦城之后,頤高數碼廣場、西溪數碼港、高新數碼城相繼拔地而起,最近更是崛起了頤高旗艦廣場,可以說頤高現在不僅在杭州,在全國也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更創造了堪稱經典的“亞渠道”經營模式,所以頤高毫不懷疑地認為電子市場是朝陽產業。
三、電子市場發展創新之路探索——市場與網站整合
既然電子市場的發展面臨那么多新的挑戰,那是需要深刻變革的時候了。于是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1、 變革的方向是什么?
2、 如何進行變革?
先來解答第一個問題,我們認為電子市場的物業硬件很難改變,硬件現代化沒有用,只有經營思路的“系統”不斷升級,才能保持電子市場在IT產業鏈中的地位;所以,頤高覺得和互聯網、電子商務結合,是我們解決電子市場未來的一條最重要的思路。
為什么電子市場一定要整合網站發展呢?
在給出解釋之前,先來看一組數據: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狀況,2003年底中國網民數量為7950萬,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預計到2006年中國網民數量將達到1億5千3百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應用國。電子商務也將會成為繼廣告、短信、游戲、搜索之后,中國互聯網更高級的應用。再看一下中國網絡購物狀況,在所有網民中超過40.7%的網民有過網上購物的經歷,而這部分網民中又有68%的網民購買IT數碼產品。再對網民進行線下分析,網民多為電腦使用者、愛好者、年輕、時尚受過良好的教育,IT數碼產品用戶群與網民有很大的關系。所以IT數碼產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占據很大的份額,隨著互聯網的升級、運用、普及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選擇網上購物。
網站經營與電子商務,曾幾何時也像一種新興的潮流一樣風靡一時,但是很多都經歷了失敗。頤高也曾經有過灰暗的日子,當年易購網的失敗至今讓頤高人記憶猶新。不過,失敗并沒有能夠打垮頤高人的自信心,IT.COM.CN向著“中國門戶第一站”的目標大踏步邁進。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來看待電子商務,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起能動作用。具體到電子或者數碼產品,我們可以把消費者的最新需求理解為新的生產力出現,這種需求的特點是信息的對稱化、個性化、渠道最短化(費用最低化)和及時化等“四化”的特點,而現有的生產關系(指的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渠道)已經相對落后于生產力,而電子商務同時滿足了“四化”的要求,所以它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當然,這可不是通過福爾摩斯的那一套演繹法推理出來的結論,而是完完全全依賴于現實中的許多事實。看看最近發生在中國的網站并購浪潮,門戶網站在經歷了初期的洗牌之后,已經步上了發展相對平穩的成長期。而作為異軍突起的專業門戶網站,贏利的同時迎來了新一輪并購風。從雅虎招安3721,GOOGLE增資百度,但是更多的兼并發生在IT門戶網站上。于是有人高呼“狼來了”。IT門戶兼并浪潮的出現來得不是偶然,其背后是對未來戰略高地的爭奪。表面上看,IT門戶們單單依靠豐厚的廣告費用已經可以過上小康生活了,但是,未來呢?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既然消費者從網上獲取信息越來越便利,越來越成熟,而網上的購物環境也越來越有利,再加上我們電子市場里的產品本身就適合電子商務,那么市場與網絡的整合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接下來我們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二者成功整合而又不出現兼容性的問題。
首先分析一下傳統電子市場的優勢和劣勢。電子市場的優勢至少有: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老百姓能接受;產品相對集中,品種齊全,購物環境好;整合營銷的可執行性高;基本上不存在物流問題。但是劣勢同樣明顯:建設和運營成本高;受地理位置和營業時間影響大;顧客獲取信息的成本大等。
而作為目前電子商務的主流形式之一的就是所謂的網上商城。相對于傳統的電子市場來說,這些網上商城同樣存在優缺點。優點至少有:建設和運營成本低;受時間和地理位置的影響較少;營銷推廣成本相對較低;顧客獲取的信息成本較少,商戶進入的門檻較低。網上商城的缺點有:網上購物的消費習慣需要培養,而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網上支付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很多消費者對于網上支付還持不信任態度;缺少產品功能體驗和產品形象的真實感;需要物流配送,很少有相應規模的賣場支持。
讓我們再看看目前我國的市場和網站的整合狀況。現在有一系列的優秀的電子市場,可大多沒有網站的強力支持,就算有網站,更多的不過是賣場的“個人主頁”,也有極少數市場有較有影響力的網站,可網站大多相對獨立或者找不到好的切入點,無法給市場真正的支持。與此同時,一些不錯的網上商城或者購物網站,應該說做出了成績,但是遇到瓶頸,后勁乏力。所以,目前市場和網站的貌合神離,導致雙方優勢不能發揮而劣勢不能彌補,對市場和網站兩方面的發展都無益處,因此,只有將兩者的優勢進行互補,同時盡可能降低劣勢所帶來的影響,將兩者完美結合起來,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主動權,立于不敗之地。
四、創新實例——頤高“天·地·人”計劃
為了能夠有效地對市場和網站進行整合,頤高數碼集團提出了自己的“天·地·人”計劃。下面進行簡要闡述:
天:網絡為天,電子商務大潮,IT.COM.CN應運而生,占據天時。經歷了易購網的陣痛之后,不甘心失敗的頤高立志“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于是頤高數碼網(IT.COM.CN)應運而生。2004年6月8日,頤高數碼網正式更名為IT世界,而“IT世界,輕松一點”這句廣告詞更是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深入人心。下面簡單詮釋一下其含義:
(1) 于合作伙伴而言:輕松一點,就是須以專業的精神服務他們,以 IT 的文化感染他們,讓他們感覺,與我們合作,輕松一點,勝人一籌,這是我們市場戰略的一個立足點。
(2) 于消費者而言:輕松一點,就是要讓他們輕松一點,就達到 IT.com.cn ,來了以后,輕松一點,就會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讓他們真實而輕松的感受 IT 文化,這是我們倡導 IT 文化的一個出發點。
(3) 于我們而言:輕松一點,就是要以輕松的心態做 IT ,這樣我們才能營造出讓消費者和合作伙伴感到輕松一點,快樂無限的文化氛圍,這是我們與眾不同的閃光點,也是建立企業文化的一個關鍵點。
IT世界網集報價、新聞、下載、游戲、評測、網上購物為一體,正向著一個一流的網上商城而努力,立志以國內一流門戶網站諸如Pconline、IT168等為趕超對象,上演一出“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好戲。
地:賣場為地,頤高布局全國核心城市的20家連鎖數碼廣場是其“地利”。頤高從杭州起家,至今在杭州已經擁有5個超豪華賣場。在把杭州市場做強做大之后,頤高又將自己的市場拓展到浙江省,并逐步將覆蓋范圍輻射到全國的其他核心城市。在6年的發展過程中,頤高賣場的檔次和功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高新電腦城剛創建的時候,僅僅是一個單純的IT賣場,門口幾乎沒有廣場空間,樓上的寫字樓也不屬于我們的物業。等到頤高數碼旗艦廣場創建的時候,賣場不光出售IT產品,還有娛樂美食休閑中心,同時自有高檔商務寫字樓(被我們頤高人親切地稱呼為“藍色地產”),就連賣場戶外的廣場空間也是商機無限。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頤高賣場里的商品幾乎都可以搬到網上商城做網上購物、拍賣或者促銷,使得網站有了賣場的強有力的支持。
人:人為本,和為貴,精英團隊、共和多贏的大局觀。人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我們常說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無論是在賣場還是在網站,頤高都擁有具有頤高特色的專業人才。就杭州連鎖而言,雖然在杭州擁有5個大賣場而企劃人員數量有限,但是依然將幾個市場運作得井井有條。網站也是一樣,總站和各分站的工作人員一起始終把打造國內IT門戶第一品牌作為自己的目標。
“天·地·人”計劃:就是將天上優勢落地,地面優勢上天,天地互連,優勢互補。
作為IT門戶的“新人”,IT.COM.CN憑借其獨特的定位和市場的強力支持,表現出了優秀的成長性。雖然是后來者,但是還是在眾多IT網站中脫穎而出,在行業中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在alexa世界單日最高排名達到了275,一舉超過了很多老大哥。而單憑這個排名,已經能在國內專業網站中排名前5了。
毫無疑問,“天·地·人”計劃對于頤高來說,是一項關乎未來的戰略布局,因此在這里的整合不再是資源的簡單的累加,而是充分挖掘集團內各大系統軟硬件資源,因地制宜,因網制宜,優劣互補,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天、地、人三者的整合效應。當然,“天·地·人”計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認為,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實施。
初級階段:以頤高正在實行的CRM系統,IT.COM.CN以經銷商庫為切入點,實現每個商家都有自己的附帶后臺的主頁,協助商家實現“實體店鋪+網上導購”的構想;同時,連鎖賣場可負責協助網絡招募會員,網站建立以集郵箱、BLOG、影集、個人信息為主的會員個人主頁。
中級階段:以IT.COM.CN為平臺,利用它的資訊和技術優勢,將商戶和會員主頁升級為包括訂單系統和支付系統在內網上數碼商城,協助商家實現“實體店鋪+網上銷售”的構想,形成網上網下同步營業的模式;積極擴大會員數據庫的規模,通過收費會員系統篩選有效客戶,實行虛擬貨幣積分制度,促進線上和線下的交易,并同步提升連鎖賣場及網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高級階段:當會員數據庫積累到足夠規模,開設多功能的會員店,而市場逐漸轉變為形象展示店和產品體驗店,同時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向更高級形式的連鎖賣場模式發展;通過不斷為會員提供附加值高的增值服務,從而形成自己的贏利模式,并降低運營模式的可復制性;當網絡和市場分別成為整個IT產業鏈的相連的環節時,市場和網站的徹底融和,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從此產生,“天·地·人”計劃得到全面的實施。
其實最后還應該包含一個終極階段,市場經過一系列的轉變之后最終會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經營模式肯定比現在更先進、更合理,就像我們都知道共產主義社會是一種最優越的社會形態,但至今尚沒有人能用語言完整準確地將其描述出來,畢竟誰都未曾經歷過。
五、尾聲
電子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今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頤高也已經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天·地·人”計劃會成為頤高今后發展的一項重要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種新思維。這項計劃最終能不能成功地整合市場和網站,我們還需要繼續探索,但是我們對自己有信心!
頤高集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655-0120